昨晚,中央戲劇頻道播映了著名京劇《春秋二胥》,觀后感慨萬分,深受教益。
《春秋二胥》說的是春秋時代,楚平王聽信奸臣慫恿,父納子妻,敗壞人倫。相國伍奢上朝諫阻,全家三百余口盡遭殺戮。伍奢之子伍子胥為報家仇,借來吳兵,攻下楚城,鞭平王尸骸,繼位楚昭王親率滿朝文武向伍子胥請罪,昭雪沉冤。誰知昭王此一至誠之舉并未得到子胥的理解,子胥仍然怒氣不息,定要攻打楚之郢都,親手殺死昭王以泄私憤。危急之時,忠臣申包胥挺身而出,愿為昭王面見子胥,說服往日之摯友伍子胥勿戰(zhàn)罷兵,二胥見面,悲喜交集,申包胥苦勸子胥,詳陳傾楚之舉帶來的嚴(yán)重后果,請求子胥念及滿城生靈,不決彰水,放昭王及百姓一條生路,誰知子胥不聽忠告,一意孤行,竟然決堤淹城,至使蕓蕓眾生蒼浪蓋,吳兵馬踏楚境,尸橫城道。申包胥見昔日大英雄、已之摯友今已化為禽獸,義斷情決,決心守護宗廟,以明心志,縱死九泉心也甘。其后,他趁機逃出楚地,歷經(jīng)艱險,來到秦國,泣秦廷,求秦王起兵覆楚。秦王為其忠心可監(jiān),答應(yīng)了包胥的請求,不久,秦兵覆楚成功。
該劇情節(jié)起伏,蕩氣回腸,觀后,留下三點感想。
一是深為大英雄伍子胥的行為嘆息。伍家父子兄弟均為楚國忠良,伍子胥臨潼舉鼎,威震諸侯,為楚國立下汗馬功勞,一家三百余口反遭楚平王殺害,伍子胥借來吳兵伐楚,懲罰一下楚國也在情理之中。當(dāng)時平王已死,昭王繼位,又愿為伍家昭雪其冤有至誠表現(xiàn),子胥趁此放過一馬也未嘗不可,但子胥卻不聽摯友勸告,一意孤行,硬要鞭平王尸骸,傾楚之江山,親手殺死昭王,以泄私恨。這一遠遠超出報仇泄恨之限度,使伐楚一事發(fā)生了性質(zhì)上的改變,至遭世人非議,史書也另作他論,實屬咎由自取。
二是對申包胥臨危護國的愛國舉動深為敬佩。申包胥與伍子胥均為春秋時代英雄人物,但二人在處理個人與國家之關(guān)系上態(tài)度卻各不相同,伍子胥為報家仇一意孤行而不聽摯友勸告是對朋友不義,傾覆故國強攻郢都,使生靈涂炭,是對國家不忠。申包胥則在國臨危難之際,不負君王重托,面見子胥,陳說攻打郢都之舉不可取的厲害關(guān)系,止其進兵,既為朋友著想,又為國家盡力,盡顯愛國情懷,如此忠義雙全之人,為世人褒獎,史書頌揚。
三是從《春秋二胥》一劇中我們深深感悟到作為君王任人之道實為重要,它關(guān)系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伍子胥帶兵攻楚一事,全是因楚平王聽信奸臣讒言所致,楚平王父納子妻,本是敗壞人倫之舉,招來國家大禍,使社稷受損,百姓遭殃,后果如此嚴(yán)重。事至今天雖已過去千年,但這一史實卻深為后來治國者所借鑒,教訓(xùn)何等深刻。俗語說:得人心者,得天下,就是這個道理,親賢臣,遠小人,這是千古名言,也是治國任人之道。在今天仍不失其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