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駛過涼水溝時,看著窗外的白鶴新村,袁全芳心里感慨萬千,她感嘆白鶴灘這座巨型水電站的興起,給庫區(qū)人民帶來的改變。這一棟棟白色磚瓦房,依山傍水,訴說著動人的故事……
白鶴灘水電站,位于云南省巧家縣與四川省涼山州交界地帶的金沙江上。幾百年來,兩岸人民以開荒、養(yǎng)蠶、種花椒為生計來源,彎彎曲曲、高高低低的山路,導(dǎo)致村民們很少走出大山,只能過著靠天吃飯的日子。但白鶴灘水電站的修建,使這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袁全芳生于1982年,是云南省巧家縣人。和當(dāng)?shù)卮蠖鄶?shù)青年一樣,為了補(bǔ)貼家用,她早早便外出務(wù)工。一次偶然的機(jī)會,袁全芳從朋友那兒聽說“白鶴灘水電站開工了”。第二天,便辭掉了原有的工作,回到了白鶴灘。
“你傻呀,回去干嘛呀?我覺得你在這兒干得挺好的,多安逸?為什么跑回山里去?”和她一起的工友抱怨道。
“全芳,你在外面找到一份工作不容易,怎么還往回走呢?”父親也為她的這一舉動而擔(dān)心,認(rèn)為她過于沖動。
工友及親人的擔(dān)心也使她打過退堂鼓,但在外飄蕩多年,因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也沒啥手藝,謀生實在是困難,再加之她想念故鄉(xiāng)的大山、江水和親人,一番深思熟慮后,還是回來了。
故鄉(xiāng),對于中國人來說,從來都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2013年,袁全芳回到了白鶴灘。31歲的她,有些靦腆、拘謹(jǐn),穿著碎花大棉襖,眨巴著一雙大眼,眼神堅定,散發(fā)著勤勞樸實和一股不服輸?shù)木髣?。袁全芳工作得很認(rèn)真,在她看來,能在離家這么近的地方工作,還能拿到這樣一份可觀的工資,實屬幸福。
水電站的修建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嘗到甜頭的袁全芳回到村里,號召鄉(xiāng)親們來水電站工作。
“小袁昨兒個來說,過幾天回工地,想帶上我們一起去上班,說啥時候去都行?!?/p>
“咱不去,去啥去,搞工程都拖欠工資,而且沒有保障?!?/p>
“聽小袁說修建的是大工程,中央企業(yè),有保障?!?/p>
“真的?我們能行不?那么大的工程,我們一沒文化,二沒專業(yè)知識,能干成?”
袁全芳此次回家,在村子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一時間,小村熱鬧極了,紛紛議論著去白鶴灘務(wù)工的事兒。因為工作地點離家近,又能直接解決經(jīng)濟(jì)收入低的問題,大多數(shù)村民是想出村的,但又心里沒底。
看見村民的猶豫不決,袁全芳有些著急,挨家挨戶地做工作:“咱們村我已經(jīng)邁出了第一步,你們跟著我去。不要怕,沒事的,央企有保障,我工作的單位是中國電建集團(tuán),你們上網(wǎng)搜搜,可是世界500強(qiáng)呢?!彼脑捵尨迕癯粤艘活w定心丸。
沒多久,袁全芳帶著鄉(xiāng)親們來到白鶴灘水電站,成為工程建設(shè)大軍的一員。
袁全芳雖文化程度不高,但對于這份工作有著不同的見解。工程總有完工的那一天,最重要是要增加自己的技能,單純“輸血”只能解決一時的燃眉之急,增強(qiáng)自身的“造血”功能才是重中之重。
于是,袁全芳在工作中盡量多方面學(xué)習(xí),開挖支護(hù)、襯砌混凝土、大壩混凝土施工,她都技術(shù)嫻熟,對各個專業(yè)都有獨到的見解和想法。她對自己的要求十分嚴(yán)格,只有實干才能改變生活。因工作業(yè)績突出,袁全芳成為了白鶴灘工程里的唯一女班長。
2021年5月31日9:08,白鶴灘水電站右岸大壩率先封頂,而袁全芳和鄉(xiāng)親們,也已在白鶴灘工作整整八個年頭。在這里,他們既建設(shè)了家鄉(xiāng),又改善了生活水平。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實干中變?yōu)楝F(xiàn)實。
山里的路通了,家境好的都買了小汽車。
村里通上了自來水,擰開水龍頭,水流嘩嘩嘩。
小村莊也有了KTV,太陽落山后,夜晚亮堂堂。
村子發(fā)展好了,日子過得好了。背著書包的小男孩,每每看見頭頂安全帽、身著工作服的電建人,總會“啪”的一聲敬個禮,送上一臉燦爛的笑。
這項工程之所以偉大,不僅僅因為它是一座“大國重器”,更因為它改變了這塊土地上的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