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哉,水之為利害也?!抉R遷《史記·河渠書》。
大壩,盤伏名山大川之間的巨人,遠離城鎮(zhèn),卻惠澤千里。
大壩,連接自然造福人類的功臣,用水之利,避水之害。
在開發(fā)自然的悠悠長卷里,在奔流不息的滔滔江水中,水電七局書寫一段段歷史,留下一座座豐碑。
一代代能工巧匠齊心聚力,在奮斗中崛起的中國“壩”主,創(chuàng)下一個個世界之最:
世界最高雙曲拱壩——錦屏一級水電站;
世界在建最高壩——雙江口水電站;
世界最高碾壓混凝土重力壩——龍灘水電站;
世界最高瀝青混凝土心墻堆石壩——去學水電站;
世界在建最高、規(guī)模最大碾壓混凝土大壩——巴沙水電站……
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肩負能源綠色健康轉型重任,奮力推動水電事業(yè)新跨越。
金戈鐵馬進巴蜀 明珠鑲嵌大渡河
“好人好馬入四川!”
1965年10月,三門峽工程局響應國家“三線建設”號召,在36小時內(nèi)組建一支平均年齡不足30歲的先遣隊,向西南進發(fā)。
在悶罐車上經(jīng)過兩天一夜顛簸,32名成員歷盡千里,來到祖國西南腹地深處——龔嘴水電站。
龔嘴山勢陡峭、險峻、落差大,陸續(xù)挺進大渡河畔的職工安營在百丈崖下,成立龔嘴水電工程指揮部籌備處,即水電七局前身。
漫山云霧,連綿陰雨。在這里,鞋襪被雨水沖跑,被褥被濕氣滲透,用水被泥石污染,都是再常見不過的事。
正如此時年輕的共和國一般百折不屈,一萬八千多名建設者們?nèi)齻€石頭一口鍋,四根棍子一張席,堅持“先生產(chǎn)再生活”,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硬生生用一腔熱血,把渺無人煙的大渡河畔變成熱火朝天的革命“戰(zhàn)場”。
在機械設備沒有到位的情況下,第一批水電“冒險家”,憑著100把鐵錘、200根鋼釬、60盞馬燈,攀巖索壁,打響明渠開挖第一炮。隨著開山的炮聲、隆隆的機械聲和大渡河的嘩嘩水聲,一座混凝土重力壩像破土的竹筍,一天天升高。
1967年2月26日,水電站截流成功;1971年12月26日,1、2號機組同時并網(wǎng)發(fā)電;1978年12月,7臺機組全部裝機發(fā)電。隨著機組的轟鳴,歷經(jīng)13年,這座總裝機70萬千瓦的水電站,向祖國和人民遞交一份優(yōu)異的答卷。
龔嘴水電站的建設,不僅是七局人雄關漫道的新起點,更是掀起西南水電建設的高潮。世界水電看中國,中國水電看西南。作為西南重點區(qū)域的四川,有著“千河之省”的稱號,險山惡水中蘊藏巨大的能源寶庫。攜著“首仗”勝利的勢頭,水電七局又陸續(xù)建成投產(chǎn)多座大中型水電站,包括南椏河、太平驛、白山水電站、紫坪鋪水利樞紐工程等,以及20世紀國內(nèi)最大的二灘水電站。
1979年,水電七局承建的最后一個國家指令性工程——銅街子水電站開工。電站地處盆地邊緣,是大渡河流域梯級開發(fā)的最后一級電站,總裝機60萬千瓦。選址在綿延數(shù)公里的地質大滑坡上,河床兩側深槽達70多米,下有傾角的玄武巖夾泥層。面對極其不利的地質條件,建設者們率先試驗碾壓混凝土筑壩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6年順利完工。
埋頭苦干樹根基 攻堅克難創(chuàng)奇跡
進入九十年代,水電七局從艱難起步到奮起直追,譜寫出一幕幕超級工程狂想曲……
自1964年起,水利電力部便把開發(fā)錦屏水力資源列為重點項目,錦屏山坐落于天然V字大河灣之上,上下游自然落差310米,是名副其實的水電富礦。
中科院院士、水電建設專家潘家錚先生次年來到錦屏實地考察,面對此處得天獨厚的水利條件,多次公開表示“魂牽夢縈雅礱江”。
橫跨四十載,水電七局的建設者于2005年賡續(xù)前人意志,邁向雅礱江,續(xù)寫錦屏故事。
“三峽最大,錦屏最難!”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之艱辛,對業(yè)內(nèi)業(yè)外無需多言,而水電七局體會更多。而究竟是怎樣的艱難考驗,讓無數(shù)水電建設者會一致達成共識,認為錦屏的建設難度,竟較三峽更甚!
地處深山峽谷,山勢陡峭,錦屏平均海拔4200米,大壩兩岸均為懸崖峭壁,左岸壩肩存在著國內(nèi)外罕見的不良地質體群。幾多風雨,幾多艱辛,建設者耗費五年處理不良巖體,通過灌漿與混凝土回填,確保大壩基礎固若金湯、萬無一失。
歷經(jīng)9年零3個月,被國內(nèi)外專家公認為是“地質條件最復雜、施工環(huán)境最惡劣、技術難度最大、建設管理難度最大”的巨型水電工程,錦屏一級水電站順利完工投產(chǎn)。總高305米的世界第一高混凝土雙曲拱壩呈現(xiàn)在世人眼前,“灰色巨人”沉默不語背向雅礱江,拱壩建設正式迎來“錦屏時代”。
而七局人并不滿足于此。遠方很遠,步履不停;高山很高,攀登莫退。有序建設中的雙江口水電站315米礫石土心墻堆石壩,誓要超越錦屏,成為新的“世界第一高壩”。
同樣采用混凝土雙曲拱壩設計的水電站,還有國內(nèi)首個百萬千瓦級EPC項目楊房溝水電站,作為引領國內(nèi)水電行業(yè)“第二次魯布革沖擊”的重要標志性工程,它是我國大型水電工程建設管理模式的大膽探索與實踐,建設難度不容小覷:155米高的大壩,面臨左右壩肩共計70多處危巖體,建設者肩扛背馱,將230噸架管、51000個扣件、18200塊竹跳板、14300個連墻件運送至70米高的懸崖絕壁,排架搭設面積達6500平方米。
在四川,已有2000多年歷史的都江堰仍在運作,扎根于此的水電七局,俯仰先人鼻息,繼承治水先賢血脈,通過不斷消化吸收、自主創(chuàng)新,不停創(chuàng)造工程奇跡。
隨著共和國的壯大,而今的建設者已不再身處先輩們的困難處境,但對于水電事業(yè)的冒險與探索卻從未止步。他們或用雙手,或用智慧,建造出一個個超級工程,以凡人之軀駕馭自然之力,摘下奔涌億萬年的浪花,種出千萬家燈火。
奮發(fā)精神勇?lián)? 力抓“雙碳”新機遇
水電七局國際業(yè)務始于20世紀60年代初的援外工程建設,2002年正式走出去,中標第一個海外工程——巴基斯坦高摩贊水電站,自此開啟國外業(yè)務蓬勃發(fā)展。
在新發(fā)行的蘇丹100磅紙幣背面,有著三座水電站:麥洛維大壩、羅塞雷斯大壩、蘇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樞紐工程。而這三項工程中,水電七局均有參與,其中兩項修建,另外一座大壩加高。
這三座電站所生產(chǎn)的電力占蘇丹水電裝機總量的95%。在當?shù)厝丝磥?,這三座大壩,撐起了蘇丹全國的民生基礎。
2003年起,水電七局參與麥洛維水電站大壩修建。這條大壩長達9.7公里,是尼羅河干流第二大水電項目,總裝機容量125萬千瓦。為了給大壩保駕護航,七局職工揮別故土,馳援萬里,奔赴異國他鄉(xiāng)。2009年,首臺機組發(fā)電,將蘇丹全國發(fā)電量提高兩倍,而水庫形成的自流灌溉,惠澤尼羅河岸400萬余人,大壩也被盛贊為“蘇丹的三峽”。
中國水電從引進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創(chuàng)新?lián)P帆出海,一路引吭高歌,前后不過幾十年。
2004年,水電七局派遣精兵強將,集結馬來西亞最大水電項目,世界第二高面板堆石壩——巴貢水電站。該水電站大壩是世界筑壩技術的代表性工程之一,建設者開創(chuàng)性地采用混凝土擠壓墻對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填筑料上游側進行護坡,成型效果遠超要求標準。2010年底,項目建成移交,并榮獲中國首個優(yōu)質工程(海外工程)金質獎以及堆石壩國際里程碑工程獎,成為中國水電“走出去”的典范之作載入史冊。
2020年,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復雜局勢下,水電七局毅然投身巴基斯坦巴沙大壩建設。
大壩壩高272米,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最高、規(guī)模最大的碾壓混凝土大壩項目。在已過去的2年多建設時間里,項目重要節(jié)點目標均順利完成,獲得巴基斯坦總理盛贊。面對洶洶疫情,水電七局再次向世界展示有能力、負責任、可信賴的企業(yè)形象,以實際行動,向海外推廣“中國標準”。
多年來,水電七局承建和完建海外項目40余個,從最初的巴基斯坦和蘇丹,逐步覆蓋2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國際在建項目20余個,分布在巴基斯坦、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尼泊爾、北馬其頓、波黑、塞爾維亞等9個國家。
2022年,迎來“雙碳”發(fā)展新機遇。作為清潔能源實施的先鋒隊,自1965年組建以來,這支光榮的團隊,走過崢嶸歲月,歷久而彌新。在大江南北鑲明珠,于五湖四海嵌經(jīng)緯,座座大壩巍巍聳立,是雄偉的無字豐碑,也是壯麗的錦繡畫卷。
“壩主”者,“霸主”也。不管歲月如何流逝、組織結構如何變遷,“任在安民,身惟許國。智略見于林泉,忠純聞于社稷”的職責使命從未改變。水電七局將繼續(xù)順應時代浪潮,胸懷“國之大者”,推動能源綠色轉型,為發(fā)展助力,為時代放歌。
銅街子水電站
錦屏一級水電站大壩
楊房溝水電站
雙江口水電站
馬來西亞巴貢水電站
蘇丹麥洛維水電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