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山西省太原市氣象臺發(fā)布寒潮藍色預警,48小時最低氣溫下降8攝氏度,全市最低氣溫已進入零下。
2017年,太原市被確定為首批北方地區(qū)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到2022年,全市農村地區(qū)清潔取暖改造累計完成27萬余戶,基本實現(xiàn)全覆蓋。太原市每年發(fā)放運行補貼2.4億元,在全省處于較高水平。
“煤改氣”“煤改電”以后,老鄉(xiāng)家里暖不暖?費用負擔大不大?燃氣和電力保障如何?11月16日,記者在太原市杏花嶺區(qū)和陽曲縣集中走訪了3個村莊。
用上新技術,能耗下降,費用減少
夜里一場小雨,空氣中透著絲絲寒意。上午10點,記者來到杏花嶺區(qū)大窯頭村村民辛變花老人的家,暖意融融。抬頭一看,墻上電子設備顯示,屋內22.9攝氏度。
大窯頭村位于太原市東山上,三面環(huán)山,海拔1000多米。三棟樓房依山而建,住著100多戶村民,辛變花跟老伴住在一樓的東邊戶,房子100多平方米。
“我們用的是地暖,村集體交供暖費,不用自己掏錢。晚上溫度還能提一提,睡覺蓋薄被也不冷。”辛變花告訴記者,去年冬天,最冷的時候零下25攝氏度,屋里也能到20多攝氏度。
熱源從哪里來?樓房后面,5臺白色的空氣源熱泵機組嗡嗡作響。“村里1萬多平方米建筑的供暖全靠它們了,我們派專人每天負責鍋爐運行。”說著,大窯頭村黨支部書記郭鵬打開手機上的“太鍋熱電云平臺”,熱泵機組的運行情況清晰顯示:1號機組進水溫度39.9攝氏度,總出水溫度46.3攝氏度,環(huán)境溫度10.8攝氏度。
太原鍋爐集團節(jié)能公司總經(jīng)理王劍飛介紹,熱泵機組運用智能控制系統(tǒng),機組出水溫度和運行數(shù)量都會根據(jù)天氣情況自動調節(jié)。
熱泵機組一旁,有一座廢棄的鍋爐房。12年來,大窯頭村的集中供暖經(jīng)歷了三部曲:2012年,小區(qū)剛建成,村集體買煤燒鍋爐,為了節(jié)約成本,今天燒明天停,供熱不穩(wěn)定。2017年開始“煤改電”,供熱方式發(fā)生較大變化。
技術不斷進步帶來更多效益。太原鍋爐集團的第二代節(jié)能環(huán)保型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節(jié)煤節(jié)電又低碳智能。今年初,大窯頭村委會與太原市鍋爐集團簽訂供貨協(xié)議。
空氣源熱泵機組用電成本高不高?郭鵬給記者算了一筆賬:5臺空氣源熱泵機組花了30.5萬元,政府為設備更新補貼了10萬元。改造后,供熱季用電能耗大幅下降,運行費用能減少一半以上?,F(xiàn)在,村委會辦公樓和村里的社區(qū)食堂也用上了空氣源熱泵機組。
今年,大窯頭村新開發(fā)了青松農場和山上咖啡兩個文旅項目,5月運行以來,吸引了15萬游客,村集體收入不斷增加。“大窯頭村現(xiàn)在是遠近有名的‘網(wǎng)紅’村,就像村里的暖氣一樣越來越火熱。”郭鵬說。
宜電則電、宜氣則氣,隨用隨開更實惠
11月16日下午,記者來到了陽曲縣,這是太原市東北部的一個山區(qū)縣。
2017年以來,陽曲縣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財政扶持、居民可承受”和“宜電則電、宜氣則氣、以氣定改”的原則,采取“一戶一設計”方式,在確村確戶的基礎上分階段、分步驟、精細化進行改造。
下午2點30分,記者來到陽曲縣錄古咀村,這是縣城邊上的一個村子,2017年完成了“煤改氣”。在村口,記者遇到了正在曬太陽的村民,便上前攀談。
“家里暖氣熱不熱?燃氣費貴不貴?”
“政府補貼下來,比燒煤是貴了點,但是圖個方便干凈。”“燃氣確實方便,做飯也能用。”“沒有煤灰,村里干凈多了,空氣也好了。”村民你一言我一語說起來。
說著,村民姜愛清拉著記者來到家里。廚房里的壁掛爐顯示出水溫度30攝氏度,室內溫度19攝氏度,“出水溫度可以自己調,這兩天30度夠用了,臘月里調到40多度。”
姜愛清告訴記者,“以前自己燒鍋爐,收完秋,第一等大事就是備好玉米棒、做上煤糕。用上燃氣方便多了,隨用隨開,不到一小時家里就熱起來了。不用起夜添煤,也不用倒煤灰,干凈多了。”
“我們家有兩個娃兒,家里120多平方米,冬天基本天天開著。平時走一個字(每立方米)兩塊七,11月到來年3月是一塊三毛四。取暖加做飯,一年3000多元。”姜愛清打開手機上的繳費記錄,“這是夏天交的500元,現(xiàn)在還沒用上呢。”
下午5點,太陽漸漸落了下去,室外溫度降至7攝氏度。記者來到錄古咀村15公里外的東南窊村,山風鉆進棉衣里,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
東南窊村比較偏遠,燃氣管道無法接入,2019年全村完成了“煤改電”。記者來到村民郭芝榮家,一臺空氣源熱泵機供著5間窯洞,每個房間里都安裝有暖氣片。臥室離主機比較近,室內溫度21攝氏度。隔壁房間離主機比較遠,但是溫度并無差別,“每個暖氣片都有控制閥,想開哪個開哪個。”
電費怎么算?
郭芝榮家只有一個電表,以8月份和9月份的月均生活用電量為基礎電量,供熱期每月超出基礎電量的視為供熱用電量。居民用電每度四毛七,供熱用電各級政府補貼下來每度只要八分六。算下來,郭芝榮家一個冬天供熱費800多元。
郭芝榮院子里,還放著多年前用過的煤爐,“以前自己燒煤煙熏火燎,墻都熏黑了。‘煤改電’后,開支跟以前差不多,但是干凈多了。”
做好服務,保障電力燃氣穩(wěn)定供應
陽曲華潤燃氣有限公司負責陽曲縣的供氣工作,今年供熱季合同總量3108萬立方米。“我們多渠道采購進行氣源補充,補充管道氣在每日20萬立方米以上。做好每日氣量預估和申報,發(fā)現(xiàn)缺口,及時向上游公司做出氣量變更,組織工業(yè)用戶錯峰生產(chǎn)優(yōu)先保障村民用氣。”公司市場部工作人員樊偉介紹,2017年至今,未發(fā)生因氣源不足導致的短供、斷供情況。
與城市相比,農村地區(qū)“煤改氣”管線和環(huán)境更復雜,用氣安全如何保障?
姜愛清告訴記者,“燃氣用了7年多了,一直挺好。工作人員一年上門檢查兩次,家里安著報警器,如果有泄漏會自動報警。”“安全是第一位的。”樊偉介紹,公司不斷完善系統(tǒng)建設,將氣源、場站、管網(wǎng)、客戶端運行情況進行全程監(jiān)控,及時發(fā)現(xiàn)用氣異常,作出調整,消除隱患。
供熱季到來前,國網(wǎng)陽曲縣供電公司開展了一次“煤改電”線路隱患全面排查工作。“必須摸清供暖設備底數(shù),做到心中有數(shù)。”國網(wǎng)陽曲縣供電公司運檢部主任蘭睿介紹,工作人員累計梳理供熱保障線路22條、配變317臺、“煤改電”用戶12092戶,建立“保供熱”臺賬;提前對接帶“煤改電”負荷變電站、線路、配變等設備,開展防火、防雨雪、防冰凍專項巡視和紅外測溫等狀態(tài)檢測,消除缺陷隱患共103處。
“供熱期間,更是不敢松懈。”蘭睿介紹,公司組建了“煤改電”區(qū)域駐點搶修值班人員,24小時全天候響應,應急搶修網(wǎng)絡覆蓋到每家每戶。成立應急發(fā)電車專班小組,萬一發(fā)生故障,第一時間接入應急電源,做到停電不停熱。
“針對可能發(fā)生的大面積停電斷氣情況,太原市制定了應急預案,建立了應急保障隊伍,配備了應急保障設備,確保全市冬季清潔供暖電力燃氣穩(wěn)定供應。”太原市能源局新能源利用科科長張云謙介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