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風大,半坡調蓄庫剛建成,電力保供尤為重要,我們一起去巡視10千伏819陶村線。”2月14日早,大年初五,國網運城鹽湖區(qū)供電公司陶村供電所所長李晶對正準備外出巡線的副所長劉洪說。
半坡調蓄庫坐落于運城市區(qū)以北6千米,是當地第一座調蓄水庫,也是為保障鹽湖區(qū)97萬居民生活用水的重大民生項目。該水庫總設計庫容221萬立方米,分兩期建設。一期1號庫設計庫容136萬立方米,2022年6月動工,今年1月完成,日供水20萬立方米,日用電量1萬千瓦時。二期2號庫設計庫容85萬立方米,預計2025年建成。春節(jié)期間,外出返鄉(xiāng)人員增多,用水量不斷增加,安全保供電是重中之重。
立春后,田野上的積雪漸漸融化,滲入松軟土地。到達半坡調蓄庫附近的電力線路處,李晶和劉洪干凈整潔的絕緣鞋瞬間沾滿泥巴,分量增加了二三斤。奮力前行,兩人盡量往草多的地方走。在穿越果樹園時,他們小心翼翼移開擋在眼前的樹枝和鐵絲網,并不時抬頭檢查有無樹枝超高,接近上方的電力導線,有無鐵絲或其他細小導電體被大風刮落到導線上,給線路造成安全隱患。
“農村配電線路一般對地距離只有8米—10米,遇到大風天氣,很容易與附近的超高樹枝發(fā)生摩擦,也常有雜物飛落上面,影響線路安全。半坡調蓄庫建成以來,正值當地多風季節(jié),我們將每月一次的線路巡視增加到3次,春節(jié)期間也需要特巡,竭盡全力保證水庫正常用電。”李晶責任在肩。
10千伏819陶村線包括支線在內共396基電桿28.6千米長,平時巡視一次需要四五個小時,特殊天氣工作時間就得翻倍,對體力和耐力都是考驗。在半坡支線的4號桿處,李晶和劉洪停下了腳步。
“前些天桿上的鳥窩移走后,又有鳥在上面聚集,得防止它們繼續(xù)搭窩。”李晶指著不遠處又說,“前方有1400米線路是為了2號水庫建設從地里遷改到路邊的,鄉(xiāng)間路窄,加之附近施工車輛較多,要格外留意這一段的導線舞動情況,防止與車輛發(fā)生碰撞。”
隨后,兩人對半坡調蓄庫的供電線路和四周的監(jiān)控設備、位移監(jiān)測箱、浸潤監(jiān)測箱進行了檢查。項目從2022年6月開工以來,他們不但在用電報裝上一天不誤,用電服務上隨叫隨到,而且對水庫的供電線路內部規(guī)劃進行了專業(yè)指導,特別是在水庫建設初期征地遇到困難時,積極發(fā)揮與當地村民關系密切的優(yōu)勢,主動站出來與村民協(xié)商。
據悉,為保證春節(jié)期間的安全可靠供電,李晶和劉洪假期里還要對重點用戶和全部線路繼續(xù)巡視。盡心守護,用心服務,陶村供電所連續(xù)4年安全無事故、客戶零投訴,全鎮(zhèn)13個村3萬余人的生產生活用電得到了根本保障。
山西日報記者杜鵑 本報通訊員冉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