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從1992年一名員工的第一次善行算起,到2005年成立成武縣“彩虹豆”志愿者協(xié)會,該公司開展志愿服務已經(jīng)30年。從最初的1人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13個志愿服務小組317人,他們的志愿服務內(nèi)容由電力服務拓展到捐資助學、扶貧濟困、幫老助殘等方面。他們傳遞正能量,把關愛送給需要幫助的人。
一次善舉引出一支志愿者隊伍
在山東成武縣供電公司“彩虹豆”志愿者協(xié)會活動室內(nèi),有一面以時間為主線裝飾的愛心墻,墻上掛滿了透明的塑料盒子。一個盒子對應著一名志愿者,盒子上標注著志愿者的名字。盒子里有五顏六色的珠子,珠子的數(shù)量代表志愿者參加志愿活動的次數(shù)。
第一顆“彩虹豆”來自一位叫劉蘭升的人。他是一名轉業(yè)軍人,也是成武縣供電公司員工。1992年9月,劉蘭升應邀到成武縣第二中學做軍訓教官。在整齊的隊列中,他看到有兩名學生腳上的鞋破了,鞋底也快掉了。趁休息時間,他買回了兩雙新鞋讓孩子們換上。從那天起,劉蘭升開始捐資助學。隨后兩年間,他累計捐資8000多元,資助了21名困難學生。
成武縣供電公司“彩虹豆”志愿者協(xié)會會員在捐建的“希望小屋”輔導孩子學習。
劉蘭升資助的學生越來越多。和他同一個班組的幾名同事發(fā)現(xiàn)了他的善舉,也加入到捐資助學的隊伍中。1995年,劉蘭升等5名員工組成了志愿服務小組。這個小組利用節(jié)假日時間為居民提供義務服務,幫助孤寡老人、烈士軍屬,還帶動了更多的員工奉獻愛心。
志愿服務隊伍不斷壯大,大伙提議給隊伍起個名字。大家都覺得自己做的是不起眼的、平凡的小事,于是在2005年3月5日,他們的隊伍有了個名字——成武縣“彩虹豆”志愿者協(xié)會。2016年5月份,“彩虹豆”志愿者協(xié)會在民政局注冊成為社會公益團體。
愛心在服務中延續(xù)傳遞
“這個光伏電站投運后,每年都給我們村帶來固定收入,電站收益用于幫扶村里的貧困戶和發(fā)展村產(chǎn)業(yè)。”3月6日,成武縣汶上集鎮(zhèn)寶東村村支部書記馬昌華說。在扶貧對口幫扶工作中,“彩虹豆”志愿者協(xié)會的志愿者發(fā)揮了主力軍作用。
寶東村是成武縣供電公司對口幫扶的貧困村之一。寶東村青壯年多外出打工,村集體經(jīng)濟薄弱。2019年,得知單位要選派駐村第一書記時,陳明江向領導主動申請:“我參與志愿服務多年,又是黨員,請組織派我去吧。”2019年5月,陳明江和三名志愿者走進寶東、寶西等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陳明江到了寶東村后,走街串巷,了解村里情況,思考如何開展幫扶工作。2020年5月13日,陳明江了解到,寶東村可以申報國網(wǎng)山東省電力公司的光伏電站捐建項目,便連夜撰寫了項目申請書并編制出可研報告。這個項目符合扶貧政策,很快就得到了省公司營銷部的批復。光伏扶貧電站建設期間,陳明江一直在現(xiàn)場蹲點監(jiān)工。當年10月底,一座20千瓦的光伏扶貧電站正式并網(wǎng),每年可為村里帶來“陽光收入”1.2萬元。
近年來,成武縣供電公司實施助力鄉(xiāng)村振興捐贈項目,為該公司派出的“第一書記”村投資建設光伏扶貧電站8座,總容量220千瓦,帶給幫扶村實實在在的“陽光收益”。該公司還為汶上集鎮(zhèn)寶西村修建1.26千米水泥路,解決村民雨雪天出行不便的問題;為汶上集鎮(zhèn)史莊村建設“電力彩虹”文化廣場、電氣化扶貧車間。
點滴愛心聚起更多力量
王剛強是成武縣開發(fā)區(qū)王莊村村民,幾年前因生意失敗而欠債。妻子離家出走,留下了3歲和6歲的孩子。王剛強和父母帶著兩個孩子住在臨時搭建的板房里。2015年,為了擺脫困境,王剛強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湊了12萬元,租賃了60畝地種植紅薯。誰知一年辛苦種出的20多萬斤紅薯滯銷,他又一次陷入困境。“彩虹豆”志愿者協(xié)會會長蘇華了解到情況后,便召集志愿者幫他尋找渠道銷售。在志愿者的幫助下,短短十幾天,20多萬斤紅薯銷售一空。這個困難的家庭重新看到了希望。王剛強主動要求加入“彩虹豆”志愿者協(xié)會。他說:“我也要像他們一樣為社會作貢獻。”目前,除成武縣供電公司員工外,還有12名社會人士加入該協(xié)會成為志愿者。
30年來,“彩虹豆”志愿者協(xié)會已發(fā)展到317名成員。從最初的捐錢捐物做好事,到后來成體系地開展公益活動,成武縣供電公司依托“彩虹豆”志愿者協(xié)會推出了夕陽工程、助學工程、暖殘工程、牽手工程等“十小工程”。這些活動各有特色,服務方式多樣。據(jù)統(tǒng)計,協(xié)會成立以來,志愿者累計走進鄉(xiāng)村、敬老院開展志愿服務8996人次,服務困難戶1.19萬人次,捐建“希望小屋”3個,結對幫扶困難學生86名。(李慶瑞 任仰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