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不勝熱擾,隨與家人驅車入了秦嶺山谷,早上七點自郊縣出發(fā),入山時都十點有余。
一路上,秦嶺山區(qū)逼人眼目的綠,一眼望去植被披山,草木蔥郁。道旁的樹種尤為豐富,接滿柳絮樣串串綠花的楓楊樹,花串繁密像美人蕩漾的流蘇,還有那結滿深紫色小果子亦可以入中藥的接骨木,不時顯現(xiàn)的帶刺的灌木從中,透出稠密而鮮紅,可以食用的小茅莓,車行至擁擠處定睛可見野薔薇和艾蒿,飛蓬花也開得正密,引來些許蝴蝶縈繞。這些植物也只有在未開墾的世外桃源般的秦嶺域才能一次性的領略盡善。
植物旺盛必得之自然靈氣滋養(yǎng)。這縈繞視聽的水,千般姿態(tài),萬般嫵媚,我們一行人聽聞澗水潺潺、流水喧鬧,瞥見坡流見底、懸泉水潭,山路與山水相依相伴,以綠蔭遮蔽,這里的水石草木皆美,不需要人工智慧侵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足以早就一水一石一草一木,這里溪可戲,山可觀,石可把玩,可聞蟬鳥,可看草木弄姿,可聽溪水漣漪……真的單單看景、聽景、臆測著都趣味無窮,置身期間的我們不由得異常興奮,全身心的感受著這滿目的蔥蘢。
大家伙都按捺不住,隨著車流停靠下溪,孩子和老人都樂呵的玩起了水,急急的感受初伏時節(jié)冰涼透骨的水的柔情,我樂得給他們祖孫拍照,留取這快樂的身影。聽當?shù)乩先酥v,畢竟剛入伏,溪水仍舊冰涼透骨,讓娃和老人不要涉水時間太長,隨隨揀溪水中林蔭下大石坐下,吃著自帶的美食,聽著嘩嘩的水聲,環(huán)伺不能窮盡源頭的水,觸及岸底的石,這山水植態(tài)令人不覺感畏自然之博遠。近身側這獨得的水,水流間或奇石密布,五人方能環(huán)抱的大石也稀疏平常,平坦處沙石可見,偶見游魚,溯流上處,水流越急,水聲愈大,柳宗元《小石潭記》里有云“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大概說的就是這樣的情形吧。
歇腳罷,父母興致尚高,隨偕兒扶老走走停停,行至一處不知名的瀑流,分層小瀑布匯集成一深潭,而那前行的路也呈80度陡峭,腳踩處也又小又滑,不敢前行,享受當下的愜意,揀一處樹木濃蔭處,旋即鋪上地墊,又無蚊蠅之擾,溪水愈發(fā)覺出冰涼,水道旁樹蔭遮蔽,山風吹拂,涼的透骨,已然忘卻了山外的高溫炎熱,獨是真真的避暑、消夏、除濕氣的絕佳境,所謂綠拂境開暑無憂,一程山水一程趣。
山里就算是日照當頭,揀有陽光斑駁的地方坐下,太陽竟在此失去了盛夏的炙熱,讓人有入沐春光的感覺,溪水在腳下,如珠似玉,“泉水擊石,泠泠作響”,鳥雀靈動的身姿和婉轉的叫聲迂回響起,“好鳥相鳴,嚶嚶成韻”,山里空氣清新濕潤,些許青苔覆蓋巨石,這些個原生態(tài)的自然之景,加上岸上農(nóng)家樂雕鏤出的小橋畫棟,倒也相得益彰。
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倏忽,我只覺來了不久,卻也累了,再往停車處回行。何時,我們能再次回歸這天然的氧吧,投身大自然的環(huán)抱,將本真的我盡情消融在這一方山水,吐故納新,汲取自然之力,待回歸時,又是一個全新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