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從日歷上得知:3月20日,我們迎來了一年之中最為生機盎然的一天——春分。
春分這一天,由于陽光直射赤道,所以我們地球在這一天幾乎是晝夜時間相等的一天。而春分的“分”字,除了晝夜均分的意思外,還標志著從春分這一天,將把春天從時間上進行了均分。因此,自古以來,“春分”就是一個較為重要的節(jié)氣、同時也是最為古老的節(jié)氣之一。
在這一天,我國民間有“春風日、豎雞蛋”的傳統(tǒng)。相傳,在春分這一天,雞蛋是一年中最容易豎起來的時候。記得小時候,每逢春天回到老家,總要和幾個兄弟姐妹們一起玩豎雞蛋的游戲。小心翼翼地擺好雞蛋,全神貫注地觀察著最佳的方位,身若浮云般地撤出一根根手指,當撤出最后一根手指時,甚至屏住了呼吸,生怕功虧一簣。這時,總有一個搗亂的家伙,裝作不故意地從后面推一把你的肩膀,眼看成功豎起的雞蛋就這樣毀于一“蛋”了。更糟糕的時,雞蛋有時正好摔在地上,這時不僅是“豎蛋”沒能成功,還會招來大人的一頓臭罵,然后就是追著這個搗亂的家伙,圍著院子地不停追逐、“報復”……
除了“豎雞蛋”,在春天放風箏也是一個非常適宜的戶外活動。北方的春季,氣溫反復、多風少雨,因此十分適合放風箏。說起風箏,據說早自春秋時期就有了,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相傳最早的風箏是由木頭制成的木鳥,大概這是人類最早實現(xiàn)自我“放飛”的方式了吧。
后世,又有人不斷對風箏做了改進,材質也由原來笨重的木頭,變?yōu)榱烁鼮檩p盈的綢緞、絹、毛紙等。直至宋代,風箏已經成為百姓大眾在春天最受喜愛的戶外運動之一了。“竹馬踉蹌沖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風箏更是漸漸成為詩詞、書畫作品中的“常客”。就連北宋張擇端的曠世奇作——《清明上河圖》中,也有放風箏的的生動畫面。
就運動本身而言,放風箏也是一項非常好的戶外健身方式。《續(xù)博物志》中說:“春日放鳶,引線而上,令小兒張口而視.可以泄內熱。”《燕京歲時記》更記載了放風箏可以“明目”的好處:“兒童放風箏之空中,最新清目。”而之于現(xiàn)代,放風箏更成為伏案工作者、學生、“低頭族”們預防近視眼、頸椎病的好辦法,而且其作用已經得到了科學的論證。一根長長的絲線在手,眼睛隨著風箏上下左右移動,上肢上揚、脖頸高高抬起,與長期的低頭工作形成了很好的反差鍛煉。
呼吸著春天按捺不住的喜悅、聆聽著著泥土躁動的韻律、放松著整個寒冬里萎縮的肌肉……一場春天的“盛宴”,你,怎忍錯過?
春天里,說到不能錯過的,那些依次盛開的鮮花必在其中。早春里,桃花、杏花的燦漫無邪;櫻花、海棠的驚鴻一瞥;連翹、迎春的與眾不同;月季、牡丹的雍容典雅……各花入各眼、何須爭長短?純屬個人的喜好。但非要從中挑選一支我最欣賞的,不外乎就是白色的玉蘭花了。
玉蘭,作為早春盛開的花朵,亦是名貴的觀賞植物。含苞時,宛如天真少女,神秘高潔;盛開時花型秀麗,幽香襲人。與其他花朵不同的是,玉蘭是先開花,待花盡落,綠葉再現(xiàn)。宛如一位善良而神秘的仙女,送來美麗與芬芳、驅走寒冬與憂郁,留下綠色和希望!
玉蘭,又是極具佛性的。因此,許多名剎古寺中,可以常常遇見玉蘭樹的身影。高聳的樹枝、潔白的花瓣,在紅墻黃瓦的掩映下,在蔚藍入洗的天空映襯下,玉蘭白得如此醒目、竟至光芒耀眼。一陣微風拂過,厚碩的葉片搖曳舞蹈,擺而不媚、舒而不醉、飽而不俗。一身的孤傲與清冷、一世的決絕與勇氣,優(yōu)雅的儀容、落落大方的身姿,叫人怎不迷戀?
一株高蘭幽香遠,滿庭芬芳誰與伍?領略過玉蘭的魅力,你才真的算不枉這個春天的饋贈。
2020年的冬天似乎更加漫長、幽暗;2020年的春天更顯得珍貴、溫暖。所以,愈是珍貴的事物,我們更應該去好好珍惜、靜心欣賞。;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宋代大儒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至今膾炙人口。沒有過不去的冬天,更沒有來不了的春天。只要我們炎黃子孫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任何魑魅魍魎、蠅營狗茍、瘟鬼痘疫……都必將淹沒在塵埃之中,消弭于億萬人民的信心中。
春姑娘,已經來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