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媽媽抱你去醫(yī)院!”
孩子的支氣管炎又犯了,而且夜間癥狀明顯。無奈,網(wǎng)上熱搜“凌晨兩點半兒童醫(yī)院的急診大廳”話題的見證者中,自此有了我的身影。
這次又發(fā)燒了。隆冬時節(jié),當我把孩子抱起時,透過我倆厚厚的羽絨服,都可以明顯地感覺到孩子全身高燒的體溫。頓時,本已在眼眶一直打轉的眼淚再也忍不住地傾瀉下來。寶貝,媽媽讓你吃苦了!媽媽對不起你!
排隊、掛號、等待、化驗、取報告、復診、繳費、打水、取藥、喂藥……時間在與病魔爭分奪秒的過程中流得飛快。轉眼間,已從離家的近零點來到了凌晨2點半。此時的急診大廳依然人頭攢動,就醫(yī)等待大屏滾動播放的叫號聲、保安日復一日重復的引導聲、患兒撕心裂肺的哭鬧聲、家長不知疲憊的哄勸聲……對,這就是凌晨兩點半的兒童醫(yī)院的急診大廳——燈火通明、無休無止。
這里,沒有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姑娘,只有狠心剪去美甲的焦急女人;沒有腳踏跟天高的摩登女郎,只有塔拉著一腳蹬保暖拖鞋的“油膩大姐”;沒有象牙塔中傲嬌的“公主”,只有為孩子哭、為孩子笑的普通母親。
有了寶寶,美甲不再被需要,抱孩子時不能刮傷寶寶才是“剛需”;有了寶寶,高跟鞋被束之高閣,當孩子需要時一雙隨時可以沖刺的平底鞋才是必備;有了寶寶,擰不開水瓶蓋的力氣,頓時精元附體,秒變“大力水手”。
有誰知道,這個焦急女人,還是那個丈夫當年用鮮花、禮炮迎娶來的美麗嬌娘;這個“油膩大姐”,還是那個不讓須眉的職場精英;這個普通母親,還是那個在她父母眼中不曾長大的女孩。
聽媽媽講過,小時候自己發(fā)燒,媽媽一邊挎著塞滿尿布、水瓶、奶瓶等足足七八斤重的“軍挎包”,一邊抱著個頭近她身高一半的我,使得她本就不高大的身形,看上去更加矮小。媽媽絕望地排在掛號隊伍的最后一個。后來,從一個“好心人”手中花費她一周工作薪水“勻”來一張專家號??墒?,等到護士叫號時,眼見比自己后來很多的人都叫進去了,一直沒叫到我們。媽媽抱著著,湊到護士身邊詢問才得知,自己的這張“專家號”竟然是用過的廢號!媽媽當時癱坐在地上,哇的一聲就哭了起來……最后,有位患者家屬主動將自己即將到位置的號調換了媽媽新掛的號,我才及時看上了病。
至今,媽媽對這事還記憶猶新,也由衷地感謝那位同為人母的好心媽媽。
“殫精竭慮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就連一向唯我獨尊、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慈禧太后竟然也有這鮮有人知的一面。
讓一個男人強大,需要規(guī)劃目標、明細舉措、監(jiān)督過程、考核結果。讓一個女人強大,只需一個需要她的孩子。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世代相傳,無欲無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