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 紅色文化是連接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的重要精神紐帶。盡管歷史的煙云已經(jīng)遠去,但每當我們從那些散落在各地的紅色歷史遺址遺跡前走過時,依然能感受到心潮澎湃。
三峽工程是中華民族百年夢想。三峽集團在建設大國重器、推動改革發(fā)展的偉大實踐中,孕育形成了“為我中華、志建三峽”的精神,使之成為三峽人特有的紅色基因和內(nèi)在氣質(zhì)。從宜昌的三斗坪到烏東德的皎平渡,從追風逐日的戈壁荒漠到波濤碧海,從共抓長江大保護一線到助力脫貧攻堅的駐村點,三峽人篳路藍縷、埋頭實干,助力這些紅色熱土滄桑舊貌換新顏。
為迎接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三峽小微特推出“紅色地圖 三峽記憶”系列報道,讓我們一起解碼屬于三峽人的紅色地標,回望百年奮斗路,揚帆起航新征程。
上海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誕生地
中國工人運動的搖籃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最早的傳播窗口
是一座有著光榮革命傳統(tǒng)的英雄城市
這座城市
有一種顏色最厚重、最深沉
那便是永不褪色的紅
紅色地標
走進上海
海報設計:閻澤群
紅色地標解碼
百年來,上海是新文化運動的承接地,早期中共中央領導機構(gòu)的所在地、早期工人運動的發(fā)源地。據(jù)革命遺址普查顯示,上?,F(xiàn)存革命遺址650多處。
▲中共一大會址 攝影:劉穎
上海的紅色記憶遍布在煙火氣中,各種紀念館、名人故居坐落在大街小巷。來自四方的“朝圣者”、行色匆匆的上班族、藏著革命故事的老石庫門建筑、流光溢彩的摩登大廈,構(gòu)成這個城市獨特的畫面。
感悟今昔巨變
百年來,激勵上海這座城市前行的,是信仰的力量?!叭嗣癯鞘腥嗣窠ǎ嗣癯鞘袨槿嗣瘛?——上海就人民城市建設提出的新方向,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所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以水為例。
曾有一副流傳多年的“回文”對聯(lián)——“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但很多人不知道,上海的自來水并不是來自海上。更想不到,河湖水系發(fā)達的上海,卻是典型的“水質(zhì)型缺水城市”。
為解決上海市民的飲水問題,在上海市委、市政府以及上海市水務局等相關部門的領導下,三峽集團上海院從上世紀80年代起,積極開展長江口、黃浦江等綜合治理規(guī)劃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上海陳行水庫、青草沙水庫、崇明東風西沙水庫、金澤水庫等四大水源地工程的規(guī)劃選址、科研、勘測設計以及監(jiān)檢測、監(jiān)理、總承包等工作。
如今,上海城市供水已形成“兩江(長江、黃浦江)并舉、多源互補”的戰(zhàn)略格局。
長江陳行水庫引水工程
1992年6月,上海院參與建成上海城市供水第一個長江水源地——陳行水庫,結(jié)束了上海以黃浦江作為唯一水源的歷史。
陳行水庫位于寶山區(qū)羅涇鎮(zhèn)長江岸段,于1990年11月興建,1992年6月投產(chǎn),水庫呈矩形,面積135萬平方米,是上海市開發(fā)利用長江水源的重要里程碑,是上?!皟山⑴e,多源互補”原水格局開辟的首個長江水源地水庫,兼具避咸蓄淡、避污蓄清雙重功能,承擔向上海北部地區(qū)部分水廠供應原水任務。
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
2009年1月2日夜里,青草沙水庫800米超大龍口一次性成功合龍,刷新了國內(nèi)圍墾史上的合龍紀錄。2011年6月8日,上海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建成通水。
三峽集團上海院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參與青草沙水源地的前期規(guī)劃、科研等,立項后承擔了牽頭設計、勘測、監(jiān)檢測和監(jiān)理等工作,前后約二十年,經(jīng)歷了研究的寂寞、規(guī)劃的磨難、設計的艱辛。
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面積超過10個杭州西湖,總庫容5.27億立方米,設計供水規(guī)模719萬立方米/天,受益人口1300萬。
崇明島東風西沙水庫及取輸水泵閘工程
崇明島東風西沙水庫及取輸水泵閘工程是上海市“十二五”規(guī)劃水務重點工程,選址于長江口南支白茆沙水道北側(cè),面積約3.74平方公里,總庫容976萬立方米,設計供水規(guī)模40萬立方米/天。
東風西沙水庫及取輸水泵閘工程于2011年11月開工建設。三峽集團上海院作為總承包牽頭單位,歷經(jīng)兩年多的時間,于2014年6月10日完成工程管理移交。水庫正式通水投運,徹底改寫了約70萬崇明人“守著長江口、喝不到長江水”的歷史局面。
黃浦江上游水源地金澤水庫
2016年12月29日上午,三峽集團上海院牽頭設計的金澤水庫原水工程正式建成并投入運行。金澤水庫投用,保障了上海青浦等西南五區(qū)的供水,也宣告上海原水全部實現(xiàn)由水庫集中取水,河道分散取水時代一去不復返。
金澤水庫位于太浦河北岸金澤鎮(zhèn),總庫容960萬立方米,設計供水規(guī)模351萬立方米/天,受益人口約670萬。
2016年12月29日,上海城市供水“兩江并舉,多源互補”的水源地格局基本形成。安全可靠的水源及原水系統(tǒng)構(gòu)成了城市生存和發(fā)展的命脈,為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日益提高的國際地位提供更加安全的水源保障。
在城市日新月異高速發(fā)展的背后
于生活的邊邊角角
數(shù)千萬上海居民平靜安穩(wěn)的生活
飲水無憂的日常
都可窺見三峽人改革創(chuàng)新的身影
本文文圖均由三峽集團上海院提供
評論